《車身修復(fù)與涂裝基礎(chǔ)和設(shè)備配置》勘誤表
| 
			 頁碼  | 
			
			 位置  | 
			
			 誤  | 
			
			 正  | 
		
| 
			 1  | 
			
			 知識目標 第2點  | 
			
			 各種格式的  | 
			
			 各種形式的  | 
		
| 
			 技能目標 第1、2點  | 
			
			 個零固件  | 
			
			 各零部件  | 
		|
| 
			 14  | 
			
			 第一題第8、9小題  | 
			
			 整體式  | 
			
			 承載式  | 
		
| 
			 第一題第10小題  | 
			
			 車架式  | 
			
			 承載式  | 
		|
| 
			 24  | 
			
			 圖3-3  | 
			
			 圖3-3比例數(shù)字不清晰  | 
			
			 藍色27%、綠色23%灰色19%、紅色15%粉紅色16%、  | 
		
| 
			 42  | 
			
			 車身涂料的概念 第1行  | 
			
			 涂布在物體表面上  | 
			
			 噴涂在物體表面上  | 
		
| 
			 43  | 
			
			 第(1)點14行  | 
			
			 涂布于物體表面上  | 
			
			 噴涂于物體表面上  | 
		
| 
			 52  | 
			
			 第一點第2行  | 
			
			 不含有機溶劑的涂料  | 
			
			 不含有機溶劑的涂料(個別含少量)  | 
		
| 
			 61-63  | 
			
			 61至63頁全部改正  | 
			
			 車架式  | 
			
			 非承載式  | 
		
| 
			 64-68  | 
			
			 64至68頁全部改正  | 
			
			 整體式  | 
			
			 承載式  | 
		
| 
			 84  | 
			
			 圖7-28  | 
			
			 圖7-28 防砸鋼包頭  | 
			
			 圖7-28防刺穿鋼中板  | 
		
| 
			 圖7-29  | 
			
			 圖7-29 防刺穿鋼中板  | 
			
			 圖7-29防砸鋼包頭  | 
		
《車身碰撞損傷修復(fù)實訓(xùn)與技能考核》勘誤表
| 
			 頁碼  | 
			
			 位置  | 
			
			 誤  | 
			
			 正  | 
		
| 
			 3  | 
			
			 第一點第1小點第一行  | 
			
			 內(nèi)力損傷  | 
			
			 應(yīng)力損傷  | 
		
| 
			 第一點第1小點第二行  | 
			
			 作用的內(nèi)力  | 
			
			 作用的內(nèi)應(yīng)力  | 
		|
| 
			 4  | 
			
			 第一段第二、第3行  | 
			
			 內(nèi)力  | 
			
			 內(nèi)應(yīng)力  | 
		
| 
			 第二點第3小點第2行  | 
			
			 外力剮蹭  | 
			
			 外力刮蹭  | 
		|
| 
			 8  | 
			
			 第一點第2小點第1行  | 
			
			 恢復(fù)防銹性能  | 
			
			 恢復(fù)板件性能  | 
		
| 
			 9  | 
			
			 第二點第1小點第(2)節(jié)點倒數(shù)第3行  | 
			
			 淬火(俗稱縮火)  | 
			
			 縮火  | 
		
| 
			 第二點第2小點第(1)節(jié)點第4行  | 
			
			 挖補  | 
			
			 填補  | 
		|
| 
			 10  | 
			
			 第(3)小點第①節(jié)點第1行  | 
			
			 鋼材淬火  | 
			
			 鋼材縮火  | 
		
| 
			 16  | 
			
			 第④節(jié)點第b項第5行  | 
			
			 發(fā)生剮蹭  | 
			
			 發(fā)生刮蹭  | 
		
| 
			 第④節(jié)點第e項第3行  | 
			
			 砂碟機除銹  | 
			
			 砂輪機除銹  | 
		|
| 
			 31  | 
			
			 圖1-90  | 
			
			 圖1-90  | 
			
			 刪除圖1-90  | 
		
| 
			 第4點第(1)小點第10行  | 
			
			 采用粘接或粘接  | 
			
			 采用粘接  | 
		|
| 
			 32  | 
			
			 第(5)點第2行  | 
			
			 活性氣體  | 
			
			 惰性氣體  | 
		
| 
			 第(5)點倒數(shù)第1行  | 
			
			 方法是粘接或粘接  | 
			
			 方法是粘接  | 
		|
| 
			 33  | 
			
			 第(7)點第3行  | 
			
			 通過粘接或粘接  | 
			
			 通過粘接  | 
		
| 
			 46  | 
			
			 第一點第2小點第3、4行  | 
			
			 (包括一些意想不到的部位)/的力  | 
			
			 多余文字  | 
		
| 
			 第一點第2小點第5行  | 
			
			 直接存在在某  | 
			
			 直接存在某  | 
		|
| 
			 48  | 
			
			 第一段第2行  | 
			
			 對熱很敏感  | 
			
			 對熱量很敏感  | 
		
| 
			 51  | 
			
			 第3點第2行  | 
			
			 去除電焊機  | 
			
			 焊點削鉆機  | 
		
| 
			 第3點第4行  | 
			
			 焊點消除鉆  | 
			
			 鉆頭  | 
		|
| 
			 第3點第7行  | 
			
			 消除鉆  | 
			
			 削鉆機  | 
		|
| 
			 第4點第4行  | 
			
			 高轉(zhuǎn)數(shù)  | 
			
			 高轉(zhuǎn)速  | 
		|
| 
			 55  | 
			
			 第一點第(2)小點最后1行  | 
			
			 如圖3-3是車門受損凹陷變形實  | 
			
			 如圖3-3是車門受損凹陷變形實例圖  | 
		
| 
			 56  | 
			
			 第二段第7、8行  | 
			
			 冷作業(yè)硬化  | 
			
			 加工硬化  | 
		
| 
			 58  | 
			
			 第2點第3行  | 
			
			 焊點鉆除機  | 
			
			 焊點削鉆機  | 
		
| 
			 59  | 
			
			 第一段第5行  | 
		||
| 
			 第二段第2行  | 
		|||
| 
			 67  | 
			
			 第一段第2行  | 
			
			 線條以及各對稱度  | 
			
			 線條及對稱度  | 
		
| 
			 68  | 
			
			 第一題第(1)小點第2行、圖3-23  | 
			
			 臺虎鉗  | 
			
			 C型鉗  | 
		
| 
			 70  | 
			
			 第(12)點第3行  | 
			
			 虎鉗  | 
			
			 大力鉗  | 
		
| 
			 71  | 
			
			 第(2)點第①小點  | 
			
			 車體測的切割  | 
			
			 車體的切割  | 
		
| 
			 75  | 
			
			 第二點第1小點  | 
			
			 1、按受熱特性區(qū)分類  | 
			
			 1、按受熱特性分類  | 
		
| 
			 80  | 
			
			 第一段第3、4行  | 
			
			 雙組分  | 
			
			 雙組份  | 
		
| 
			 99  | 
			
			 工作流程圖  | 
			
			 備件  | 
			
			 配件  | 
		
| 
			 110  | 
			
			 第二點第2小點第(1)節(jié)點第1行  | 
			
			 扳金作業(yè)  | 
			
			 鈑金作業(yè)  | 
		
| 
			 127  | 
			
			 第(5)點第2行  | 
			
			 鋼板不要區(qū)分  | 
			
			 鋼板還要區(qū)分  | 
		
| 
			 129  | 
			
			 第一點第4行  | 
			
			 對塑料板件重新  | 
			
			 對板件重新  | 
		
| 
			 132  | 
			
			 第④點第7行  | 
			
			 黑金剛打磨頭  | 
			
			 黑金鋼或砂輪片配合打磨頭  | 
		
| 
			 149  | 
			
			 第三點第2小點第2段第3行  | 
			
			 過度產(chǎn)生點凸  | 
			
			 過度產(chǎn)生凸點  | 
		
| 
			 153  | 
			
			 第(11)點第2行  | 
			
			 最適合采用活性氣體  | 
			
			 最適合采用惰性氣體  | 
		
| 
			 第(11)點第11行  | 
			
			 保護氣體的數(shù)量增加約50%  | 
			
			 保護氣體的量增加約50%  | 
		|
| 
			 162  | 
			
			 第2點第(1)小點第①點  | 
			
			 最小長度25mm,最大長度38mm,  | 
			
			 刪除  | 
		
| 
			 
  | 
			
			 第2點第(2)小點  | 
			
			 塞焊的焊疤的檢測標準  | 
			
			 塞焊孔直徑為8mm焊疤的檢測標準  | 
		
| 
			 170  | 
			
			 第二點第(4)點第1行  | 
			
			 使用切割槍  | 
			
			 使用切割鋸  | 
		
| 
			 175  | 
			
			 第二點第2小點第6行  | 
			
			 選擇維修質(zhì)量  | 
			
			 選擇對維修質(zhì)量  | 
		
《車身修補涂裝工藝實訓(xùn)與技能考核》勘誤表
| 
			 頁碼  | 
			
			 位置  | 
			
			 誤  | 
			
			 正  | 
		
| 
			 15  | 
			
			 技能目標 第1行  | 
			
			 能夠靈活、自主地運用  | 
			
			 能夠靈活地運用  | 
		
| 
			 18  | 
			
			 任務(wù)分析 第4行  | 
			
			 對該車輛進行涂裝修復(fù)前的損傷區(qū)  | 
			
			 對該車輛進行損傷區(qū)  | 
		
| 
			 23  | 
			
			 第一段第2行  | 
			
			 最里面的一層是底漆涂層  | 
			
			 最里層是底漆涂層  | 
		
| 
			 任務(wù)分析 第4行  | 
			
			 現(xiàn)要求對該車輛進行涂裝修復(fù)的底漆及原子灰進行選用  | 
			
			 現(xiàn)要求對該車輛進行涂裝修復(fù)工藝中的底漆與原子灰作業(yè)  | 
		|
| 
			 29  | 
			
			 第一點第2小點第(2)點第2行  | 
			
			 進行清潔的時候  | 
			
			 進行清潔除油的時候  | 
		
| 
			 48  | 
			
			 第一點第(1)小點倒數(shù)第3行  | 
			
			 按照4:1:5%~10%  | 
			
			 按照油性產(chǎn)品說明添加  | 
		
| 
			 53  | 
			
			 第四點第2行  | 
			
			 防塵口罩  | 
			
			 防毒口罩  | 
		
| 
			 61  | 
			
			 第三點第1點第10行  | 
			
			 波長范圍在400~700nm之間  | 
			
			 波長范圍在380~780nm之間  | 
		
| 
			 75  | 
			
			 第(5)點第3行  | 
			
			 無硅膠手套、防溶劑手套  | 
			
			 無硅膠手套  | 
		
| 
			 76  | 
			
			 第(3)點第4行  | 
			
			 寬度從7~9cm不等  | 
			
			 寬度從20~88cm不等  | 
		
| 
			 80  | 
			
			 第(4)第4行  | 
			
			 速度約為0.3m/s  | 
			
			 速度約為0.9-1.2m/s  | 
		
| 
			 第(4)點倒數(shù)第1行  | 
			
			 噴槍移動速 度至0.4~0.8 m/s  | 
			
			 噴槍移動速 度至1-2 m/s  | 
		|
| 
			 第(5)點倒數(shù)5行  | 
			
			 霧形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間  | 
			
			 霧形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之間  | 
		|
| 
			 85  | 
			
			 第(4)點第2行  | 
			
			 最好以10-12m/min速度勻速運動  | 
			
			 最好以0.9-1.2m/s速度勻速運動  | 
		
| 
			 第(5)點第1行  | 
			
			 重疊幅度為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間  | 
			
			 重疊幅度為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之間  | 
		|
| 
			 91  | 
			
			 第一題第6點選項D  | 
			
			 D.1/3  | 
			
			 D.2/3  | 
		
| 
			 111  | 
			
			 第六點第(3)點第④節(jié)點  | 
			
			 ④在原子灰處理過程中,你遇到了那些困難,是怎樣解決的?  | 
			
			 刪除  | 
		
| 
			 115  | 
			
			 第6點第1行  | 
			
			 再用120#砂紙將砂子痕去除  | 
			
			 并去除120#砂紙痕  | 
		
| 
			 第7點第2行  | 
			
			 再用180#砂紙將砂子痕去除  | 
			
			 并去除180#砂紙痕  | 
		|
| 
			 124  | 
			
			 第10點 模圖2-48  | 
			
			 方向遮蔽法過渡區(qū)域10cm貼緊遮蔽膠帶  | 
			
			 刪除多余文字  | 
		
| 
			 173  | 
			
			 模表4-4  | 
			
			 模表4-4重疊第二遍100%  | 
			
			 模圖4-4重疊第二遍75%  | 
		
| 
			 200  | 
			
			 第四點第(二)小點  | 
			
			 (二)打磨羽狀邊  | 
			
			 (二)打磨駁口  | 
		
| 
			 224  | 
			
			 第8點第(3)小點  | 
			
			 第三遍噴涂時噴涂距離為10~15CM;氣壓為0.25 MPa;干噴清漆,以50%覆蓋率薄噴一個連續(xù)的涂層。如模圖6-105所示  | 
			
			 駁口水噴涂,距離為5-10cm;氣壓為0.1-0.15MPa;快速在清漆邊緣噴涂一邊即可。如模圖6-105所示  | 
		
